缺纸是个大问题,看看古代书法家们找到了哪些替代品?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1-10-11 浏览:830次

关注头条号“带刀客说话”,从书法史的正门进入书法。
孩子的美术班奖励一个画架,拿回家把画架安装好。收拾废品的时候,看包装盒甚是阔大平整,随手扔了总觉得可惜。近两年一直在练习书法,纸的消耗还是很大的,笔墨纸砚当中唯纸是最大消耗品。突发奇想,将包装盒裁开练字,不也有点意思吗?于是将包装盒拿到书房,裁出一小块,崭新的米黄色瓦楞硬纸板,很像一张经历过岁月的老纸,瓦楞如暗格,含蓄有静气,用手摸摸,有微微的凹凸感,但不知道受墨性能如何。
打开墨盒,泡开毛笔,试写一则《画禅室随笔》:
东坡作书于卷后余数尺,曰:以待五百年后人作跋。其高标自许若此。
笔行其上,随写随干,不积墨,不漫漶,线条毛毛润润,和宣纸性能不差。心中大喜,将剩下的块面一一裁开,大的可以写寸许真书,小的可以写蝇头小楷。爱人见我忙活半天,忍不住问道:“我们家穷得连纸都买不起了吗?”我笑道:“这和买不买得起纸没关系。这叫物尽其用。”爱人说:“嗯。省省也好。”
现在热爱书法的人,我眼见的大手大脚的不少。我有一位朋友是医院院长,业余爱写字,平时送他宣纸的人不少,他自言一晚上划拉完一刀宣纸。现在他正儿八经练字了,对纸的优劣也有了认识,说起以前那样随手划拉颇有悔意,“人家送我的都是好纸啊!几千块一刀,真是糟蹋了。”
练习书画的人,知道珍惜纸张的时候,才算真正入门了。纸和书画家的关系就是农民和土地的关系,只有二流子农民才不珍惜土地。
我在纸盒上的练习
我在纸盒上的练习
我有一位书法老师,浸淫书画六十多年,家里也不缺上等宣纸,但纸头纸脑从来不浪费,裁成练习本的一半大,用来画速写。即使写废掉的纸也不乱扔,也是裁成差不多大的小块,在写字的时候用来吸墨。那种认真、节省的精神自有一种动人的力量,多多少少熏陶了我这个愚钝的学生。
现代社会物质丰富,技术发达,稍有点经济基础的书法爱好者,普通的练习用纸敞开供应是没有问题的,但这样丰盈的时代也不过近几十年的事,往前追溯,缺纸才是常态。想想看,六七十岁以上的书画家,有几个年轻时没有在报纸上练过字。
我在纸盒上的练习
我在纸盒上的练习
在没有报纸的年代,练字必须要开发“新材料”,像我今天做的这样。
盛唐时期的百科全书式的大文人郑虔,书写无纸,便寄宿慈恩寺,周围有很多柿子树,取柿叶为纸。
拿植物的叶子练字不止郑虔一人,晚郑虔五十余年的怀素同样缺纸。《澄怀录》记,陆羽为怀素作传,描述怀素“疏放不拘细行,饮酒以养性,草书以畅志。贫无纸,乃种蕉叶万株,以供挥洒。”人们问他这是干什么,他说,“吾种纸耳”。怀素不仅用蕉叶写字,还用木板写字,史书上说木板都写穿了。
怀素邮票
在木板上写字的不仅有怀素,书圣王羲之也在木板上写过。他的朋友谢奉建一座庙宇,用的是“棐木”,加工了一堆木板送给王羲之书写。王羲之拿来写了一床,谢奉当宝贝一样收了起来。后来,王献之也到了工地,估计也是来寻木头的。谢奉说,你爹就是用这种木材写字,感觉非常好。于是,王献之也写了一堆。后来谢奉的孙子谢履分了一半羲之父子的字给桓玄,桓玄高兴极了,就赏了谢履一个扬州主簿的官位。

在二王时代,用木板写字是比较常见的,那时造纸术刚刚成熟起来,是纸和竹木简牍混用的年代,缺纸是正常的。不要说二王缺纸,就是王孙贵胄用纸也困难。齐高帝擅书法,他的儿子中也有几位善书的,老五武陵王萧晔小时候没有纸笔,就用手在空中比画,或者用指画掌练字,后来擅长篆书。老十二江夏王萧锋四岁时和母亲住一起,无纸,他就在井栏写字,写完洗掉。早上起床,不打扫窗台上的灰尘,先在窗台上练习写字。后来他的字在藩王当中是写得最好的。
宣纸到唐代才出现,然后各种各样工艺的书画用纸层出不穷。但好纸得来不易,一张书纸,千滴血汗是一点也不夸张。我曾经参观过宣纸厂,厂房内温度高,工匠师傅们几乎都打赤膊,齐心协力,挥汗如雨,才造出一张张润泽如玉的宣纸,挣的真正是汗水钱,而我看到的仅仅是造纸中的一两个工序。
我在纸盒上的练习
所以,爱惜纸张就是爱惜民力。在古代,就连不缺贡纸的帝王也留下过爱惜纸张的佳话。明成祖朱棣命一位大臣写一封发往外国的信,用的是御纸金龙笺,但只给一张。大臣失误漏写了一个字,便问成祖还有没有多的笺纸。成祖说,有,但我舍不得给你,因为这纸太难得了。你还是注上写漏的字吧。大臣说,这是写给外国的信,注上漏写的字太不郑重了。成祖这才很不舍地又给了他一张。

我相信朱棣不是抠门,他是真的爱惜纸张。
但我也曾经在赖少其艺术馆门前广场,看到一个孩子,将宣纸铺地上大笔挥霍画荷花,草草几笔就是一大张,气派极了。他奶奶在一旁,忙前忙后为他铺纸,供宝贝孙子挥洒。我摸摸纸,质量不错。随口聊了几句,原来孩子爸爸是一位青年书画家,纸都是别人供的,反正也用不完,给孩子练练笔性。我想,要是大明皇帝朱棣看见了,不知道是高兴呢?还是不高兴呢?
书画是怡情养性的高雅之事。节约纸张,慎重下笔,这是正心诚意的内在要求,也是养成高雅情性的起点,既庄重,也环保,不违造物的本意。这才是骨子里的高雅。
附言:去年,在纸盒上的练习了一段时间,比较伤笔,尝尝鲜即可。存留的几张帖在这里,剩下的都处理掉了。期间写了这篇短文。
我在纸盒上的练习
(汤传福文)
《疯狂书法史》系列之一。欢迎关注,转载,勿盗用,洗稿。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,如若侵权,告知即删除。


参考资料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冀ICP备11005871号-1 书法文化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