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法多家通会大义——景喜猷书法作品赏析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1-11-10 浏览:493次

景喜猷,1963年4月生于长春市,号师南,别署无惊斋。现任吉林省文联副主席,吉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。
纵览景喜猷的书法作品,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的书路很宽。他的书写几乎涉及了书法传统中正草隶篆的各种书体,从金石篆书到汉隶章草,从规范正楷到恣意大草,作品的类型十分丰富,从中可见他在书法治学上对传统的尊重和研究的广度。
景喜猷宽阔的书路为他的书写自由提供了坚实的支持,这在他的作品中清晰可见。他的许多作品是有气度莊正而笔墨精微的质量。例如楷书的《道德经》《心经》《兰亭序》等作品,在鸿篇巨制中透溢出一气呵成,首尾气息连绵相贯的气象,足见他的功力。在结体上可见他在楷书的基础上悄然融入隶体的探索,间架中显现出文雅脱俗的精神追求。这种风格语言也与书写的内容形成内在的契合,由此使得全幅气象如清风拂纸,不留世俗烟火,成为精神世界的书写形象。
景喜猷在传统书体中的“入”与“出”,走的是一条漫长的治艺之路。在某种程度上,“入”之愈深,“出”之即难。实现“出”的突破与超越,既需要学术上的胆识,更需要敞开自我的性情。在看上去谨严的书写样式中,景喜猷的性情也是盎然毫端的,这在他的草书中尤为明显。他的草书取法多家,通会大义,连笔舒展,气韵流畅,在笔线的长短以及墨色的浓淡中展现出临池的从容和充沛的感性,抑扬顿挫都旨在抒发自己纯粹的表现兴味。这种书写的自由是他娴熟掌握了书法“规矩”之后达到的自如境界,也是自我心境的升华。
从工整细丽的蝇头小楷,到浓墨健劲的隶体篆书,从回还往复的章草,到豪放恣意的大草,景喜猷宽阔的书路绽放出多彩的芬芳。

范迪安,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,文学硕士。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,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,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,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,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,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,全国政协委员。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,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。





本版组稿记者刘冰实习记者周志姮

参考资料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冀ICP备11005871号-1 书法文化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