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简隶书的临习和创作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1-10-27 浏览:269次

概说
清人论书法,认为间架规模可学习碑刻,而用笔则非真迹不可。对隶书来说,尽管传世有大量汉代碑碣、摩崖石刻,但汉简作为真笔墨迹,学习研究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。
按照古代公私史乘的记载,汉简至晚在宋代已经引起关注,宋黄伯思《东观余论》载:“近岁关右人发地得古瓮,中有东汉时竹简甚多,皆章草书,书迹古雅可喜,然往往散乱不可考,独永初二年讨羌符,文字尚完。”此即后世所称“汉车骑将军邓骘讨羌竹简”。此宗竹简至明代万历年间或更早可能已勒石刻碑,并有拓本流传,据明代书画家、鉴赏家李日华《味水轩日记》:“客携古帖数种,有目未经见者。汉车骑将军邓骘讨羌竹简,书类《急就》。”可见,在宋、明之间,竹简即已纳入了书法法帖范畴,作为章草或隶书学习的范本。有说清代金农独特的隶书风格是直接取自汉简,尽管没有实物佐证,但这种推测显然是合理的。
近代考古发现日多,汉简遗存已非常丰富。影印技术发明之后,汉简影像传播更为便捷,国内以民国《流沙坠简》最早,之后汉简作为书法学习、借鉴的资料逐渐引起普遍重视。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,国内又整理出版了《居延汉简甲乙编》《武威汉简》。日本20世纪六七十年代也出版了《汉简》十二卷大型丛书,收录影印敦煌楼兰汉简、居延汉简、罗布泊汉简、武威汉简、马王堆汉简等著名汉简三万余枚,影响巨大。近几十年中,以汉简书风扬名立万的书法家渐多,著名者有钱君匋、吴颐人等,来楚生、胡小石、沙曼翁也间有涉及,都得到认可。时至今天,随着传习者日广,汉简书法已经几乎成为与隶书分庭抗礼的书法种类,各级各类展事上都有大量汉简风格的书法作品入展、获奖。
汉简形制和内容总体上按照《流沙坠简》的分类,大概为簿书、烽燧、戍役、廪给、器物、杂事六项。书法风格上,在整个汉简的范畴内,目前资料可见的,实际上存在篆书、魏碑、行书、草书、章草等多种书体风格,或者说符合这些书体的大概面貌和用笔规律。但一般针对汉简的学习,主要是隶书和章草。而本文的讨论对象也主要是隶书。
准备
汉简隶书的学习,最好先具备一定的对隶书发展源流、风格的认识,以及初步的隶书书写基础。比较与汉隶诸名碑体势结构、用笔规律的异同,比如:用笔之飘逸舒放、昳(yì)丽遒媚接近《礼器碑》《曹全碑》;结体之自然天真、古拙峭拔接近《张迁碑》《鲜于璜碑》;以及与西汉《五凤刻石》《莱子侯刻石》、帛书等时代气息上的亲缘关系。了解掌握总体风貌,体会汉隶“长毫秋劲,素体霜妍,摧锋剑折,落点星悬”的精神气质,方不至于因临习汉简而沾染浮滑、飘忽的习气。
在资料的准备上,目前汉简的影印出版物已经是汗牛充栋,但有许多主要是为历史、地理研究之用,仅可供泛览。适宜作为书法临习范本的,可以取近年二玄社、上海书画出版社、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几种,如《简牍名迹选》《木简残纸集》《敦煌马圈湾汉简书法》《肩水金关汉简书法》等。
图1复制的汉简专用毛笔
汉简用笔一般是狼毫、兼毫笔即可。最近也有制笔匠师按照汉代出土原物复制了汉简专用毛笔(图1),使用兔、狼、羊三种毛料杂糅,硬毫做柱、软毫为披,软性毛料的加入使得笔的弹性下降,下按更深。复制笔总体上性能接近现代毛笔。
临习
临习方式,董其昌《画禅室随笔》说:“临帖如骤遇异人,不必相其耳目、手足、头面,而当观其举止、笑语、精神流露处,庄子所谓目击而道存者也。”倡导临摹不拘形似而贵在神似,即所谓“意临”。相对地也有人主张“实临”。在汉简临习的初期,还是应该“察之贵精,拟之贵似”,进行精准临摹,特别是对汉简独特的结字和用笔,要力争做到“精微入于毫芒”。
格调和气息的把握:凡作书意在笔先,就是下笔之前预揣意境、格调、气息。谢赫六法,首讲“气韵生动”,书法临习也是这样。汉简书法的形态体势、意趣风格是非常丰富多样的,古拙自然与秀美遒逸兼具,舒朗放旷与沉着敛抑交映,雄浑、洗练、劲健、冲淡,总之是一派天机、游行自在。汉简书法因甚少法度拘束,有一种李世民见虬髯客“不衫不履,神采扬扬”、放达自任的境界。
结字,汉简书法字形外廓扁阔、方整、狭长不一而足,而以扁阔为多。结字奇变时出人意料,偏旁部首左右向背、上下承盖,避就争让中充满张力,有时高低错落、大小参差、疏密对比,反差强烈到令人惊异的程度(图2)。
图2汉简隶书
然如古人画诀所说:“树木正,山石倒;山石正,树木倒。”终能以字内、字间、行间映带关系的相避相形、相呼相应,达到整体结字险中求稳、稳中寓险。同时汉简结字缺笔异体、赘笔别字也很常见。可多参考学习汉代金文、砖刻、摩崖、镜铭以及前代简帛、秦印文字,广泛取法,务得其自然天真之态。结字切忌规律化,规律化就是删丰富为单调、剪丛茂为贫乏的过程,完全消解了汉简浑涵汪茫、千汇万状的结字之美,而最终使结字机械和僵化。当代许多号称擅长汉简的书法家,其作品多有机械和僵化的毛病,问题就出在结字的规律化上。
用笔,顾印愚说:“唯篆能圆融、唯隶能隽爽。”汉隶用笔不离“隽爽”二字,而汉简书法除有与寻常汉隶一致的斩截方硬、沉着痛快的用笔,也有自己独特的用笔。汉简书法多出边关胥吏、烽堠戍卒之手。虽然出土汉简里面也有发现练习书法的简片,表明书写者对书法美的有意追求,但彼时彼地,事迫军情急务,身限隈鄙穷荒,可以想象其环境、情势,笔、墨、简牍等书写材料也当比较简陋,拟文急就即付驿递,必然用笔快速、简略,不假修饰。但往往好的用笔,也来自于长年累月大量快速和高效率地书写。这也是汉简书法最值得学习的地方。大量掠扫、撇拂用笔,是汉简用笔的一个显著特点。其要在掠扫而能留、撇拂而不浮。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汉简用笔的幅度之大,用笔如“虐笔”。所谓使尽笔势,而收纵有度。使尽笔势,故起笔、行笔、收笔八面出锋,笔锋正侧欹卧不拘、抹挑挫按并用。有时仅毫尖两三毛颖撑拄纸面,尖锋入笔,再引而起,立锋直下;有时重擫深蹲,笔毫按尽,笔管直抵纸上,务使意足势尽。用笔切忌描头画角,柔靡软弱,恹恹如黛玉扶病状。曾国藩尝言:“写字当如少妇谋杀亲夫,既美且狠。”即指用笔。
创作
个人认为,书法创作其实不存在所谓“临创转换”的问题,更不存在需要专门课程学习的“临创转换”奥秘。书法创作简而言之就是用我们学习掌握的某种书法风格、结字用笔规律,书写特定的文字内容。关于书法创作的环境条件和心理因素,古人早有“五乖五合”论。关于章法布局,也有“疏可走马,密不透风”等许多妙喻,是不难理解领会的。此不赘述。
图3张雷以汉简笔意创作的对联
图4张雷以汉简笔意创作的条幅
书法创作的核心还是结字和用笔,所以说“书法无他秘,只有用笔与结字耳”。结字的积累、用笔的训练,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,除去大量临习,别无方便法门。汉简书法创作应循序渐进,从字数较少的楹联开始,逐步尝试条幅等其它样式(图3、图4)。创作过程中可借助目前常见的汉简集字对联、诗文字帖,或参阅汉简书法字典等工具书。目前有一批中青年书法家在汉简书法上很有造诣和成就,可适当参考他们的学习路径和方法,但切勿直接模仿学习他们的书迹。我们学习的对象只有一个,就是汉简本身。
(文/张雷)


参考资料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冀ICP备11005871号-1 书法文化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