价格超亿的八大山人款画作疑似为赝品

编辑:admin 发布时间:2021-09-27 浏览:148次

应画家@陳星席先生的要求,老陈在这里鉴赏一幅署名八大山人的竹石鸳鸯图。这幅画曾经产生了八大山人画作的最高记录,价格达到1.18亿元。
1.18亿元的八大山人竹石鸳鸯图
八大山人朱耷,画作是有清以来文人画的高峰。他的画简约凝练,风格高冷,一般人的印象是墨点无多泪点多,鸟兽白眼朝天,有较为明显的个人辨识度。
此幅天价作品,采用的是犄角对峙构图,山崖突兀于上,鸳鸯伏栖于下,水墨冷逸,纸面陈旧,计白当黑,是幅不错的画作。
老陈曾对画作的落款进行过研究,有些疑问。在博物馆所藏乙酉1705年的作品,八大山人的签名是非常生僻的古篆体写法。如下图左起第二为南京博物院藏《书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》,左三为《书曾巩醉心亭记(欧阳公为滁州守)》,左四为珂罗版信札《与右室先生书》。对于春日的“日字、写字”的写法,也与1703年的《书北窗三友诗》及1702年的北京故宫所藏《山水图册》,签名习惯大不相符。
竹石鸳鸯图的款识与同年及前两年的款识比较
老陈当时对比了两个印章:八大山人、何园,发现与标型印章符合得较好,所以没有深究。直到看到画家@陳星席先生的鸳鸯图后,才重新开始质疑这幅画的真伪。
陳星席先生的鸳鸯图
画家陳星席先生的鸳鸯图水墨氤氲,苍润典雅,岩石浑厚,了无火气,特别是细节非常清晰到位,雄鸟的帆形翅羽写真度非常高。当代画家相比古人画得更逼真,这个可以理解,毕竟是后浪推前浪。但是古人画的就那么不堪吗?
我们看这里的竹石鸳鸯图,鸳鸯的最显著特征,帆形翅羽这里非常生硬。
竹石鸳鸯图局部
竹石鸳鸯图把雄鸟的帆形翅羽画成了两个退化的翅膀。我们看看真实的样子如何。
鸳鸯雄鸟照片
实际上像帆形的是鸳鸯的一片大羽毛,只是因过长过大,无法收拢到翅膀之下。当它飞起来,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。
起飞的鸳鸯雄鸟
应该说这幅竹石鸳鸯图在鸳鸯的造型上是失败的。
古人没有相机,没有互联网,也没有动物园,看到鸳鸯的真实样貌的机会不多,是否八大山人就是凭借想象来画,因而偏离太大呢?
就老陈所见八大山人花鸟走兽真迹,八大山人一般都对物象抽象出来画得简洁准确,少数画得少的题材比如兔子,他可能画得不美观,但是还是算得上准确。
这里可以用一个文献来还原八大山人怎么画鸳鸯。民国篆刻家陈巨来,写过《安持人物琐忆》一书,其中记录过张大千介绍八大山人画鸳鸯的情况:
能让张大千钦佩并被当作范本来介绍八大山人画作的鸳鸯图,肯定是相当精彩,想必不至于和这里的竹石鸳鸯图一样糊弄人吧?
所以老陈估计竹石鸳鸯图是八大山人的后学按照他的风格画出的。仔细看画的细节,确实有不少破绽。
除了雄鸟的翅膀没有画出,帆形羽画得含糊之外,这雄鸟画得过于复杂,远不止18笔,而且有些硬伤。如红色方框中的方笔,这在八大临终前不可能出现,蓝色圆圈内的簇笔也过于繁复。
方笔与簇笔不是八大山人绘画语言
再看鸳鸯脚下的一丛草叶,普遍出现了散锋开叉,这不仅和八大山人的笔性不符与其它真迹相距甚远,和同一画作中其它处的草叶也不一样,估计是临时补画,画得有些草率出现的情况。
鸳鸯伏栖的岩石下方补画的草叶
与八大山人常见的惜墨如金相反,这里的草叶多而密,包括上图还有另外八丛。
右上悬崖顶部的草丛
这丛草本来是可以没有的,画在这里是为了掩盖底下画岩石的杂乱线条。
正中下方的草丛
这里的草叶繁密叠加,和八大山人的极简风格完全不符合。
八大山人水仙小鸟图
再看竹石鸳鸯图中的岩石画法。八大山人真迹一般是淡墨擦染初步构成岩石的样貌,然后用粗壮的中锋线条勾勒出外部的轮廓,或者就是一笔画出轮廓然后点染出立体感。竹石鸳鸯图的岩石,普遍线条是散锋侧锋,显得有些杂乱。在淡墨的轮廓线上,可能因觉得造型不够理想,画者又加上了浓墨线条,而这个线条又是断续细弱,甚至出现断头线。这都是八大山人不可能犯的错误。
竹石鸳鸯图右上岩石轮廓线,接笔,断头线
比较上海博物馆的荷花水鸟图的岩石画法,云泥之别立显。
上海博物馆的荷花水鸟图局部
再考察画中的右下方一枚闲章,与对待大家熟知的八大山人及何园两印不同,这个不算重要的章可能没被重视,是一枚伪印,看赏的最下人字,真伪立显。
真赏印对比,左为标准型,右为竹石鸳鸯图所钤
对于八大山人及何园两印,也可以看到外面有隐约的揭裱贴合痕迹,如下用蓝色线条标出。
竹石鸳鸯图的八大山人及何园两印疑似切割移动进来
综上,老陈认为这幅竹石鸳鸯图造型失败,笔墨功力不够,印章伪作,落款不符,因而是有很大的赝品嫌疑。
老陈持续发布国画鉴赏的科普文章,欢迎关注转发讨论。


参考资料

Copyright © 2002-2030 冀ICP备11005871号-1 书法文化网网站地图sitemap.xml tag列表